康居网络

首页 实时讯息

财报季丨单季毛利超越特斯拉,小米总裁称汽车业务年内将实现盈利

(文/观察者网 张家栋 编辑/高莘)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的单个季度或单个月实现盈利”。小米总裁卢伟冰在8月19日晚的二季度财报说明会上,对小米汽车的财务表现做出预告。

当日,小米集团正式公布财报业绩,财报显示,该集团二季度总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连续三个季度营收超千亿;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4%。

小米汽车二季度财报截图

小米将财务数据大幅增长的原因归结于手机、大家电和汽车三大增长曲线持续展现出的活力。

其中在智能汽车及AI业务板块,二季度共营收213亿元,智能汽车营收占比超过96%,达到206亿元,同时毛利率高达26.4%,远超特斯拉(今年一季度毛利率12.5%)。

今年二季度,小米汽车共交付8.1万辆新车,同比增长近11%,官方表示,小米SU7 Ultra的交付拉高了整体毛利率和单车均价。

小米汽车二季度财报截图

日经中文网在相关文章中表示,小米出色的毛利率表现,是其运用后发优势,充分利用了中国国内成熟供应链的结果,这一数字相较于行业平均水平提升了10个百分点以上,甚至超过2024年比亚迪相关业务22%的利润率水平。

目前,在中国汽车市场,仅针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财务数据统计并且盈利的车企屈指可数,除特斯拉外,比亚迪、理想、零跑目前已经呈现出汽车业务稳定盈利状态。

但作为2024年3月才发布首款新车的跨界造车企业,小米汽车在财务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除了运动型外观之外,其兼顾续航水平的高效电驱,以及较为优惠的市场定价,都成为其产品快速揽获市场的原因。

卢伟冰表示,小米汽车非常坚定不参与“价格战”,也不参与“内卷”。他还透露小米全年交付35万辆的目标依然没变。

不过,在行业内部看来,风头正盛的小米汽车也存在着诸多规模快速扩张带来的体系建设隐患。

小米汽车北京工厂生产线 小米汽车官网

首当其冲便是产能不足的问题,即便截至今年7月,小米汽车已经累计交付超18.8万辆,最新7月交付量也突破3万台,按此趋势,该公司完成全年交付35万辆的目标并无悬念。但在小米汽车官方APP上,SU7的新车交付周期仍长达34—41周,新推出的YU7则需要41—58周。有分析认为,如果交付所需时间过长的状态持续,小米汽车客户流向其他公司的风险就会提高。

在市场层面,小米汽车则面对着小鹏、智己等竞品的冲击,当曾经的标杆特斯拉在同级市场中日渐式微之际,20万元级纯电市场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此外,小米汽车还伴随着销售体系建设的纠纷,近期,有媒体曝光称,自2025年以来,国内部分小米汽车门店强制车主在提车前支付合同款项,这也警醒着该公司在企业形象上仍需提升维护。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康居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