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居网络

首页 实时讯息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珞石机器人37分钟生产一台,全省产业规模锚定500亿

7月1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济宁市珞石智能制造产业园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现场记者见面会,珞石机器人、纽氏达特、海尔机器人、优宝特机器人公司的负责人济济一堂,以“链”出新机遇——山东打造机器人创新应用高地为主题展开现场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家企业分别代表了工业协作领域、工业和服务领域、人形机器人领域和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先进水平。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山东将进一步培育壮大全省机器人产业,形成对机器人产业发展全维度、全周期的支持体系,向全省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等目标推进。

发展装备产业的新着力点

在珞石机器人的装配车间,经济导报记者见证了一台工业机器人的诞生:只见在生产线上游摆放着一个个关节、电机、机械臂等零部件,经过一个个组装环节,到生产线下游一个完整的工业机器人便下了生产线,只需经过测试环节就将发往工厂,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助力。

珞石机器人专注于工业机器人、柔性协作机器人以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创新,是国家高速高精度工业机器人链主企业,也是本次见面会举办地。2024年,该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及柔性协作机器人整机销量超8000台;现在,组装一台完整的工业机器人更是最快只需要37分钟。

在见面会现场,优宝特机器人也展示了前段时间成功登上泰山的“行者泰山”人形机器人以及四足机器人,海尔则展示了应用AI步态算法等技术转化出的外骨骼机器人,纽氏达特更是将自己的核心零部件——行星减速机一一展示,可以说为公众初步展示了机器人产业的方方面面。

2024年山东全省装备产业规模超过3万亿,充分起到了工业经济压舱石的作用;机器人作为前沿科技和现代工业完美融合的载体,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的持续迭代,机器人产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像参加见面会的珞石、纽氏达特、海尔、优宝特等一批知名品牌,更是代表了山东机器人发展的高水平,是名副其实的山东好品牌。

为进一步培育壮大全省机器人产业,6月21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25部门联合印发了《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针对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深度整合资源,制定了18条具体措施,形成对机器人产业发展全维度、全周期的支持体系;还提出了2027年全省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培育产值超20亿元的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3家以上,将山东打造成全国机器人研发制造增长极和应用新高地等目标。

“山东是工业大省、制造业大省,又是人口大省、消费大省,既具备生产优势又具备场景应用优势,机器人市场空间非常广阔。”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链条、全场景迎来全要素保障

在珞石机器人的测试车间,经济导报记者见到了不同种类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其中有在狭窄空间也能正常工作的焊接机器人,有能够准确调整零部件角度的切削机器人,有能准确分辨货物种类并牢牢抓握的码垛机器人,还有只需要输入相关命令就可以准确分辨并摆放物品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可谓覆盖了机器人领域的多数应用场景。

实际上,参加此次见面会的企业,也是各应用领域的佼佼者,其中纽氏达特则是核心零部件生产环节的代表企业。

海尔机器人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战略总监丛大超表示,机器人必须走进家庭和工厂两个最大的应用场景,所以在家庭机器人方面,该公司的愿景是“无人家务”,通过家庭机器人+应用场景,打造真正能够帮助用户解决家务问题的产品。

优宝特则在腿足机器人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在仿生机构、关节模组、驱动技术、控制算法等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该公司董事长范永表示,优宝特的机器人目前已应用于电力、应急救援、巡检等特种领域,未来还将拓展腿足机器人在生产制造领域、智慧农业领域、康养陪伴、文化旅游、商业服务等领域的应用。

纽氏达特行星减速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奇表示,该公司作为机器人减速机及关节模组的专业生产工厂,最能感受到人形机器人的强烈市场需求;今年要投资6.7亿元,建设150万台精密减速机及关节模组,达产后将成为全球第一。

作为山东省机器人协会的会长单位、国家机器人产业链的链主企业,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庹华表态,该公司将与电机、减速器、视觉传感器、多模态大模型等合作伙伴一起,在多个场景下,让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轮式双臂人形机器人能够更好解决目前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机器人将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将进一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树立山东产业新形象。该厅将紧扣“组织产业、服务企业”的职责定位,全力推动山东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首先要做强产品链,将全力推动工业、服务、特种和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要做优供应链,统筹机器人整机、零部件、软件系统、集成服务和新型材料的发展,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共进,最终实现机器人全产业链发展。

其次,山东经济体量大、工业门类全,应用场景十分丰富,下一步要在典型应用场景的基础上,加快向农业、医疗、安全、社会服务等领域延伸,下大力气推动机器人产品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实现机器人的全场景应用。

最后,要在机器人领域集中投放一批优质的资源要素,实现全要素保障,保障产业稳步发展。比如,在科技支撑方面,对新升级的国家级相关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给予每个1000万元经费支持;在人才支撑方面,优化提升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开展机器人创新创意竞赛,选拔高素质创业创新人才;在财金支持方面,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对人形机器人整机和核心零部件企业按规定分别给予一次性最高800万元、300万元奖励,对未来产业加速园建设给予最高600万元奖补;在公共服务方面,优化布局一批机器人中试平台,推动建设机器人训练场,构建从训练到中试再到检测的全流程服务。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康居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