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居网络

首页 实时讯息

泗阳抗战风云:英勇不屈的斗争史诗

编者按:8月15日,由宿迁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社会工作委员会等单位主办,泗阳县委党史办公室协办的“铭记历史 联创未来”——泗阳县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在程道口战役遗址隆重举行。

泗阳县委党史办积极协办此项活动,充分发挥党史研究优势,助力活动深化主题内涵。活动现场,县委党史办业务科科长、四级主任科员姜田兵同志以《泗阳抗战风云:英勇不屈的斗争史诗》为题作专题宣讲。他通过详实的史料、鲜活的事例,生动再现了泗阳地区军民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英勇不屈的壮阔历程,深情缅怀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引导在场人员深刻感悟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此次宣讲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更凝聚起传承红色基因、奋进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为活动的成功举办增添了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

现全文发表姜田兵同志的讲话稿,以飨读者。

泗阳抗战风云:英勇不屈的斗争史诗

□ 姜田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齐聚程道口战役遗址这方浸染着英雄鲜血的土地,共同回望泗阳大地上那段烽火燃烧的抗战岁月。泗阳抗战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38年到1945年,泗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用血肉之躯谱写了“宁死不屈、血战到底”的英雄史诗。下面,我从六个方面介绍泗阳军民的抗战史。

姜田兵在宣讲

沦陷:日军铁蹄下的劫难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徐州于1938年5月失守,泗阳成为日军进犯目标。当年11月24日,日军进犯洋河镇,国民党五十七军六六六团、六六七团虽奋起抵抗,终因实力悬殊致洋河沦陷。日军纵火焚烧四天四夜,9947 间房屋(占当时洋河镇80%建筑)化为灰烬,百余名群众惨遭杀害,繁华小镇沦为废墟。1939年2月,日军再犯泗阳,全县沦陷后推行伪化统治,泗阳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觉醒:中共领导的抗日火种

日军的残暴未能摧毁泗阳人民的意志,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下,抗日火种悄然点燃。1938年起,“泗阳县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泗阳抗日同盟会”等团体深入村镇唤醒民众;1939年,郑光华、朱鸿章等共产党人重建党组织,谢楠发展党员、董涯组建泗阳工委,为抗战筑牢组织根基。正是这些党组织和抗日团体的建立,为后续抗日政权的扎根奠定了坚实基础。

扎根:抗日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1940年8月,八路军第五纵队挺进淮海,泗阳县抗日民主政府随即成立。泗沭、淮泗、运河特区等县级政权相继建立,以“减租减息”政策调动民力,组织生产自救支援前线。1942年,泗阳县参议会成立,开明士绅与民众同心御侮,统一战线旗帜在泗阳大地高高飘扬。

奋战:烽火中的英雄壮歌

泗阳抗战史是用鲜血写成的战斗史,其中程道口战役与朱家岗战斗尤为震撼。

程道口战役中,新四军代军长陈毅亲自指挥,一周激战歼敌千余。这是新四军开创华中抗日根据地初期的大兵团作战,作为军史上攻坚战的“创牌子战役”,对稳定华中抗战局势意义重大。朱家岗战斗中,新四军二十六团将士历经18小时鏖战,一次次粉碎日军妄图冲破防线的企图,歼敌287人,用鲜血诠释了“血战到底”的真谛。

坚守:全民抗战的磅礴力量

前线的浴血奋战,离不开后方全民动员的坚实支撑。为解根据地经济困境,泗阳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实现“自给自足”“二五减租”政策点燃群众热情。

扩军热潮中,18191名泗阳儿女参军报国,每5名青壮年就有1人奔赴战场。三庄乡妇救会会长陆先进两度动员25名青年入伍,获评“淮海区一等扩军英雄”,其事迹成为全民抗战的生动缩影。

姜田兵在宣讲

胜利:黎明前的最后冲锋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9月的林宫渡战斗,击毙日寇金井中队长以下66人、伪军90多人,切断敌人运河交通线,成为泗阳军民全面反攻的重要一战。

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泗阳军民主动出击。7月21日,洋河之敌逃遁;8月13日,众兴镇日伪军逃往淮阴,泗阳全境解放,比日寇宣布投降早两天,用胜利为抗战史诗写下终章。

结语:精神火炬永不熄灭

十四年抗战,泗阳数万人参战,511名烈士长眠,用鲜血捍卫了民族尊严。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抗战的中流砥柱,人民群众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不屈不挠、血战到底”的英雄精神,“团结一心、共御外侮”的统一战线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永远是我们前行的“精神火炬”。

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谢谢大家!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康居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