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新南岸
当法律条文遇上漫画图解,当政策文件变成情景故事,一场不再囿于“纸面”的护苗行动正在南岸区落地生根。近日,鸡冠石镇黄桷塆社区的家长们手握“政策解码器”——图文版《未成年人保护法》手册、案例故事折页和“权益导航”工具包,在沉浸式体验中破解家庭监护、强制报告等法律“密码”。这场由南岸区民政局牵头打造,南岸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携手鸡冠石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及南岸区蒲公英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开展的“政策护苗”行动,用“看得见的改变”为未成年人织就一张精准保护网。

活动现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图解手册吸引了众多家长驻足。展区创新设置“政策矩阵”,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典型案例转化为故事折页,将监护责任、强制报告制度等专业法律条文转化为情景漫画。针对困境儿童家庭关注的医疗救助、生活补贴等政策,工作人员通过“一户一策”的精准解读,帮助特殊群体扫除政策盲区。

“如果发现孩子遭受侵害,如何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社工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践应用。针对困境儿童家庭,现场开设“政策办理窗口”,详细讲解保障政策的申报流程、补助标准及权益范围。这种“案例教学+实操指导”的模式,使法律文本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指南,有效提升了居民的依法护童能力。

活动当天累计发放政策资料200余套,覆盖监护责任告知书、应急联络卡等实用工具。通过民政部门指导、社区组织搭台、专业社工支撑的三维联动,建立起“政策宣传-需求收集-服务响应”的闭环机制。这种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未成年人保护模式,已在南岸区形成示范效应。
据悉,南岸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将持续深化“政策护苗”专项行动,通过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开展精准化需求调研、培育社区儿童主任队伍等举措,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从政策普及向效能提升迈进,为全区未成年人构建起立体化保护网络。
原稿点击:南岸区创新开展“政策护苗”行动 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