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悦读之前介绍了济南本土画家杨鹁创作的图画书《逛大集》,本期我们介绍他绘制插图的一本“桥梁书”——《弹弓王》。

《弹弓王》是青岛出版社“中国童年故事绘”系列图书之一,作者是老作家高洪波,讲述了一个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童年故事。作品围绕作者少年时期经历的一次关于友谊、关于和解的特殊事件展开,“我”与小福子在制作弹弓、练习弹弓技术过程中收获了宝贵的友谊。
好的绘画是会“讲故事”的。我们此前曾多次介绍过杨老师创作的图画书。杨鹁的绘画在不同的故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在图画书《不会跳的大块头》中,画家将中国版画的技法融入其中,运用大小对比、色块对比,以及颜色的变化等,形成视觉上的张力,与主题相吻合。
在绘制图画书《喜鹊窝》时,为了突出沙尘暴的画面感,使用了多种“非常规”的手段,甚至用上了刮刀、钢丝球,最终“刮”出了风沙的效果,“刮”出了西北风物的质感。
而在图画书《济南的冬天》里,杨鹁用水彩描绘出温润的济南的冬天。
讲述上世纪城市生活烟火气的图画书《澡堂子》,则运用铅笔构图、局部淡彩设色的方式,整本书透着满满的年代感。

《弹弓王》讲述的也是一个“老故事”,因此杨老师选择了与《澡堂子》类似的绘画手法,同样以灵动的线条、写意的设色和富有国画气韵的绘画风格,勾勒出独具精气神的人物和山水气象,为小说增色不少。
在《弹弓王》里,画家笔下贵州的山水、弹弓的制作、儿时的游戏跳皮筋、斗蛐蛐、弹玻璃球,都成为文字很好的“注解”;而人物执弓的表情、玩皂角虫的快乐、被没收弹弓的沮丧等等,入木三分,同样起到了很好的“讲故事”的作用。

插画与文字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是用“画面语言”来讲故事的。插画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点缀”,好的插画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文图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又浑然一体。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