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想找个地方晒晒太阳,和老邻居聊聊天都难,现在这花园建得太贴心了!”王阿姨说。
“以前社区活动参与度低,现在有了花园,大家见面多了,心也近了。”赵阿姨说。
“现在每天来转两圈,累了就坐会儿,比在家闷着舒服多了,社区是真把我们的小事放在心上。”78岁独居的张爷爷说。
“我之前提议想学用智能手机,没过几天社区就在花园的亭子里办了培训班,手把手教我们用手机交水电费,很实在。”刘阿姨说。
让居民们纷纷称赞的,正是精武镇恒益隆庭社区近日正式启用的“拾光聚苑”共享适老花园。该花园经提升改造后,成为集休憩、社交、健身、议事功能于一体的适老化空间,不仅让老人们有了“家门口的乐园”,更成为串联邻里情感、凝聚社区温情的新纽带。

据了解,“拾光聚苑”花园得名于“捡拾时光美好、汇聚邻里温暖”的理念,改造前是社区内一块杂草丛生的社区闲置空地。恒益隆庭社区前期走访300余位老年居民,收集到“想有室外的聊天空间”“希望有适合老人锻炼的健身器材”等28条具体诉求,最终敲定“安全优先、功能实用、邻里共享”的改造思路。
改造前拍摄

经过两个月的改造,如今的花园里,适老细节随处可见:1.5米宽的蜿蜒步道方便轮椅通行,沿途分布着适配老人起身发力的排椅;所有台阶高度不超15厘米且镶有防滑铜条,健身器材均带有扶手缓冲设计并标注了使用指南与禁忌人群,路灯则采用防眩光设计。

“拾光聚苑”花园里的“聚言亭”不只是居民日常的聊天处,更兼具“议事厅”功能。亭内设有意见收集箱,每周三上午,社区“两委”成员轮流在此值班,与居民面对面沟通需求、倾听建议。

此前,多位居民反映小区汽车充电桩数量不足,日常充电需长时间排队,十分不便。社区通过“聚言亭”收集到这一诉求后,第一时间联系物业公司沟通解决方案。随后,物业公司积极对接第三方公司开展合作,最终在小区内新加装了20个汽车充电桩,切实解决了居民的充电难题。


从“聚言亭”往北是健身区:四组适老化器材旁,几位老人正跟着音乐慢慢拉伸;崭新的乒乓球案前,退休教师陈大爷正和老同事畅快地打球。亭子附近,孩子们围在一起嬉戏玩耍,一旁的老人们边看顾孩子边聊天,整个花园里满是欢声笑语。



花园还成为社区文化活动新舞台。启用当天,社区举办了“邻里趣味运动会”,老人参与“套圈”“掷沙包”等怀旧游戏,年轻人则角逐乒乓球赛;每周五下午,“戏曲角”的票友们自带乐器在“聚言亭”演唱,吸引居民驻足;社区近期还计划在此举办“百家宴”,让居民分享拿手菜,重拾“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情。

“拾光聚苑”的启用,不仅是社区空间的更新,更推动了社区治理模式的升级。以花园为载体,社区推出“银发管家”志愿服务项目,招募20位健康低龄老人担任管理员,负责日常保洁、器材维护与意见收集。65岁的王师傅是首批成员,他说:“我每天都带着工具巡查,哪儿脏了、坏了直接就上手干,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服务大家,感觉自己又‘上岗’了。”

夕阳西下,“拾光聚苑”里依旧热闹。老人们三三两两坐在亭中聊天,孩子们在草坪上追逐嬉戏,健身区传来阵阵欢笑。这座承载着时光记忆、汇聚着邻里温情的适老花园,正见证着精武镇恒益隆庭社区幸福生活的崭新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