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尼山,你会想到什么?不少人会说,是孔子,因为尼山是孔子的诞生地。而对于从事比较哲学与儒学研究的美国学者安乐哲来说,却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是全球学者追问文明价值之地,因为尼山有一个享誉世界的交流互鉴平台——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2010年9月,以“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为主题,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尼山圣源书院举办,开展了儒家文明和基督教文明高层次对话。自此,尝试用对话化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偏见与误解,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成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始终坚持的价值信念。在这里,不同文明实现了平等交流与互学互鉴;在这里,全球专家学者探寻着全人类共同价值。
从首届聚焦“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到第三届论道“不同信仰下的人类共同伦理”,从第五届在“同命同运,相融相通: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探讨责任与担当,到去年共议“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可以看到,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始终紧扣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为不同文明对话搭建交流场域;也可以看到,不同文明在这一场域内交流互鉴的珍贵印记。
走过十届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站得更高、论得更深、传得更远——从创办之初参会专家仅几十人,到去年来自63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名中外嘉宾齐聚尼山,再现群贤毕至胜景,这是宽度之变;从最初的儒家思想学术论坛,到文化、教育、历史等议题研讨,再到国际政治、经济、生态、艺术、中医药等多个领域的交流互鉴,对话范围走出学界、走进社会各界,这是深度之变;从专家学者到外国政要、前政要,驻华使节代表,国际组织代表,友好省州、城市代表等,“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容,这是广度之变。

历经15载,以开放、包容之姿创设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没有拘泥于单一的高端学术论坛形式,在持续提升办会规格的前提下,也在逐步拓展为人文综合论坛,并呈现出向着官方化和民间性双向延伸的新趋势。不仅如此,论坛还配套了系列文化体验活动——观看《金声玉振》表演,与孔子实现跨时空对话;探访尼山圣境,领略绵长文脉古迹;漫步鲁源小镇,体验文旅休闲与乡村民俗……到曲阜感知儒家文化,来尼山共话文明互鉴,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外嘉宾和专家学者的共识。
除了在全球范围内邀请文化交流使者到尼山做客,“走出去”也是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届论坛以分论坛的形式,已在泰国、意大利、奥地利、希腊等多国举办了内容丰富的海外交流研讨活动,同时联合研究生院专项研究生研修、青年汉学家培养计划等开展贯穿全年的研修交流活动,通过建立常态化的文明交流互鉴机制。今年6月,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阿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阿古典文明对话会在埃及开罗举行,得到了埃及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也为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举办铺垫了声势。
“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叉口,从尼山出发,用文明对话铸时代之魂、答时代之问,正当其时,意义深远。”参与了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让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学典对论坛的时代价值展开思考。他说,在全球政治冲突频发、各国之间经贸壁垒陡增的背景下,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显得尤为重要。而来自全球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专家学者因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相聚,用文明交流破解文明冲突,探寻人类共同价值,并以每年达成的“尼山共识”,敦促将对话成果落实为实际行动,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大众新闻记者 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