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冲 通讯员 姚振伟
为进一步提高监管矫正质效,促进社区矫正对象更好融入社会。2024年以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司法局与民盟双鸭山市委员会携手为社区矫正对象编织了一张温暖的网,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托起这一特殊人群重归社会的希望。这张由“黄丝带”为经纬线织就的网,串联起法治的温度、人情的暖意与心灵的曙光,让社区矫正对象的每一步回归都充满力量。
法治课堂点亮新生路
“原来劳动合同里藏着这么多学问!”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课堂上,社区矫正对象小王攥着笔记感慨道。双鸭山市友谊县司法局与民盟双鸭山市委员会律师团队精心打造“归航法治课堂”,将晦涩的法条化作生动的故事:从劳动合同的“护身符”作用,到维权路上的“指南针”,专业律师用真实案例为30多位社区矫正对象拨开迷雾。课程结束后,曾因不懂法吃过亏的小张主动找到律师咨询,如今他已稳定就业,“知道怎么保护自己,走路都踏实了”。
冬日暖阳照进心扉
近日,五户特殊家庭迎来暖心访客。民盟双鸭山市委员会与双鸭山市友谊县司法局组成的慰问团带着米面粮油,更带着倾听的耳朵走进家门。“孩子上学有困难?我们帮您对接助学政策”“手艺这么好,可以考虑社区手工坊”。在社区矫正对象老王家,工作人员一边记录需求,一边规划帮扶路径。当慰问金交到重病人员李某手中时,她抹着眼泪说:“这些年总觉得抬不起头,没想到还有人记挂着我们。”
心灵港湾重启人生锚点
“压力像块大石头,今天终于能喘口气了。”今年年初,在双鸭山市友谊县司法局的心理辅导室里,社区矫正对象围坐成圈。专业咨询师用绘画疗愈打开心扉,引导大家画出心中的“重生树”。曾封闭自我的小赵在画中添上了嫩芽:“原来我还能长出新的枝丫。”六期心灵工作坊里,有人学会了情绪管理口诀,有人找到了倾诉渠道,更多人开始相信——泥泞过后,仍有花开。
“黄丝带”飘扬向未来
如今,双鸭山市友谊县司法局与民盟双鸭山市委员会正将这份温暖拓展成更广阔的天地:职业培训基地内学员忙碌身影穿梭,法治书屋的灯光温暖而持久,社区志愿者队伍在爱心与奉献中茁壮成长。正如那条飘扬的“黄丝带”,这些举措不仅牵起迷失者的手,更点亮了整个社会的包容之光。当法治的严谨与人性的温度交融,每一颗渴望回归的心,终将在春风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