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居网络

首页 实时讯息

采用“两步走”技术 医生助八旬老人战“癌王”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周芳

3月18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了解到,80岁的吴爷爷近日给该院肝胆外科送来一面锦旗,向主刀医生陈耿教授表示感谢。这是怎么回事?

2024年2月,身体一向硬朗的吴爷爷突然出现持续乏力、食欲骤降等症状,到医院检查,老人患上了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 Ⅲa型),更为棘手的是,这个被称为“癌王”的恶性肿瘤,已如章鱼触手般侵入右肝二级胆管分支。

“如果把肝脏比作大海,肿瘤位置就在长江入海口,手术难度不小。”陈耿形象地解释了手术的困难:若直接切除右半肝,残余左肝仅占标准肝体积的27%,远低于安全线40%;若仅做局部切除,可能达不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远期疗效堪忧;如选择保守治疗,通常效果不佳,生存期可能不足半年。在传统医学认知中,这种病例常被归为“不可切除”范畴,尤其对于高龄患者。

怎么办?大坪医院肝脏恶性肿瘤多学科(MDT)团队在经过3次会诊后,决定采用国际前沿的“二步肝切除”技术,进行“肝脏改造计划”。

第一步是栓塞。由大坪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文良志主刀,为患者实施了基于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末梢门静脉栓塞术。“即通过介入导管将栓塞剂精准注入门静脉右支,将荷瘤侧肝脏的整个门静脉树完全填充并阻塞,如同给‘敌占区’断粮断水。”文良志介绍。第二步是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术,向右肝动脉内置入微导管,持续泵入化疗药物杀灭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

术后30天,吴爷爷的CT复查显示:栓塞的右肝体积萎缩35%,而健康的左肝体积暴增近80%,达到标准肝体积的52%!

“相当于用一个月时间,让患者的肝脏完成了一次结构性改造。”陈耿说。

2024年3月,经充分的术前评估,根治性切除手术如期进行。肿瘤组织连同右半肝被完整切除,病理报告确认胆管切缘达到R0切除标准(显微镜下无肿瘤细胞残留)。术后,老人恢复顺利,一年后老人复查显示各项指标完全正常。

据了解,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我国每年新增肝癌患者超40万,其中60岁以上占58%。而作为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肝门部胆管癌的初诊手术切除率仅有20%~35%。“这个案例的成功证明,年龄不应成为放弃根治性治疗的理由。”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陈平认为:“我们正从‘切除器官’走向‘重塑器官’的时代。”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康居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