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河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紧盯重点对象、重点事项、重点环节,在压实责任、谋划抓手、重点突破、系统施治等方面下功夫,纵深推进整治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坚持齐抓共管,压实责任链条
坚持全省动、全盘动、全体动,河北省着力构建“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监委牵头抓总、部门协同推动、市县主抓主战”的联动工作体系,全省“一盘棋”,齐抓共管,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河北省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压实包联责任,落实包任务、包责任、包质量、包进度、包安全要求,每月深入省农业农村厅和市、县、乡一线了解进展,摸透情况、指出问题、推动整改,督促省农业农村厅制定整治工作的具体举措,压实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责任。
底数清、情况明,才能方向准、措施实。河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明确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方面基层监督重点,推动各地综合运用审计监督、统计调查、数据分析、入户走访等方式,全面排查、清产核资,摸清农村“家底子”。
河北省纪委监委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开展多轮次调研督导,深入乡村与干部群众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在该纪检监察组推动下,该省农业农村厅聘请第三方审计公司参与审阅村级财务账目,针对集体经营性资产未进场交易等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全力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深化、实化。
“我们深化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工作机制,监督检查室会同相关省直派驻纪检监察组,综合运用参加会议、调阅资料、个别座谈、交叉互查等方式,督促各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全面排查问题,逐项整改到位,加强行业监管。”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省纪委监委组建11个驻市督导组“带账下沉”,深入具体点位查进展、看成效,及时发现堵点淤点难点,跟踪推动整改到位。
拓展问题线索渠道,严查“蝇贪蚁腐”
河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拓展问题线索渠道,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滚动筛查,及时发现问题线索。对于重点案件,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领导包案、提级查办、异地办理、联合办案等方式,深挖彻查贪污侵占、截留私分、滥用职权等突出问题,从严查处一批有影响、有分量的案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违反‘四议两公开’程序,违规低价出租村集体荒山滩涂……”近日,丰宁满族自治县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外沟门乡某村原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某某,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案件查办后我们不仅收回了荒山滩涂,为村集体挽回了经济损失,还引进了新项目,全村1200名群众得到了实惠。”该村现任党支部书记介绍。
丰宁县纪委监委循线深挖,彻查“案中案”“关联案”14件,立案12人,党纪政务处分3人,移送检察机关1人。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该县纪委监委推动县农业农村部门开展“不合理、不规范、不履约”合同整治工作,全县累计清理规范村集体经济合同3134份,整改“三资”管理领域问题975个,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清风正气就在身边。
邯郸市纪委监委以规范管理经济合同为突破口,以基层治理软弱涣散村为重点,深挖问题线索,全面排查清理不规范经济合同,严肃查处不规范经济合同背后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已排查出问题合同230个,超长期、超低价合同19个,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的管理和监督。
在此基础上,邯郸市纪委监委坚持个案整改和类案分析同时发力,选取88个典型案例,深入分析瞒天过海“骗补贴”、暗箱操作“乱程序”、专权擅断“拍脑门”等6类突出问题。该市纪委监委有针对性地提出开展审计、巡察、深挖背后“责、风、腐”问题等12条对策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和县区进一步完善监督措施,确保项目资金管理、乡镇财务管理等制度有力有效执行。
今年以来,全省共排查问题2.6万个,完成整改2.3万个;排查农村集体经济问题合同4831份,整改3817份,增加集体收入3900余万元,切实让群众的获得感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健全长效机制,推动筑牢监管“防火墙”
“通过‘三资’监管平台的电子化记账系统,村集体的每一笔收入与支出都清晰可见,还能自动生成报表,收支结构与资金流向更直观,账目管理更规范。”顺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全县各个乡镇“三资”管理平台已经实现全覆盖,监管效能大幅提升。
河北省纪委监委积极应用大数据赋能整治工作,推动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健全省级“三资”管理平台服务功能,将全省93.9%的村纳入平台监管,进一步增强整治工作的穿透力和实效性。
“扫码、登录就能进行数据比对,及时发现村务公开不及时,违规发包、出租、售卖村集体资产等问题,已经对发现的11件未按规定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交易问题督促整改,处理处分9人。”隆尧县纪委监委加强动态长效监督,依托村级事务公开平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管理平台等数字化平台,开展实时线上监督,以数据赋能增强监督质效。
立足长期化抓、常态化管、长效化治,河北省纪委监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问效体系,采取“抓两头、带中间”工作法,每月对县级整治工作开展一轮分析。
“既看数据变化、台账显示,更看群众实际感受;既看已查处、整治问题多少,也看新发生问题多少,全面客观分析情况。”河北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按照这一评价标准,对整治成效不佳、群众反映较多的薄弱县(市、区)进行批评、约谈和通报,以评估发现问题、压实责任、推动提升整治质效。(本报记者 樊晓华 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