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是我们桥下空间治理的‘老大难’部位,经常有人在这里堆放柴火秸秆等易燃物品,严重威胁高速公路和桥梁安全。但经过我们党员、团员联合突击队的多方发力和持续整治,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7月3日,在G85线观音殿2号大桥下,省高速路政总队崆峒大队负责人指着清爽的桥下空间讲道。
崆峒大队的高速公路管段,路线长、车流大、人员密、地形杂,辖区桥隧占比高达40%以上,桥下空间治理“易反弹”的状况一直让人头疼不已。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今年,该大队拓展党建业务融合方法思路,将党员、团员示范岗有机整合,以党带团,由大队党支部组建起一支专啃“硬骨头”的党员、团员联合突击队,在桥下空间治理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充分发挥出了模范先锋的“主力军”作用。
G85线四平大桥的桥下空间,曾一度被养殖户视作“天然草料场”,违规堆放问题如同“牛皮癣”一般,屡治屡现。针对这一顽疾,突击队主动作为,携带政策法规深入一线,既严格履行执法职责,又贴心提供服务保障。他们与村委会紧密协作,共同推进草料场的合理“搬迁”,确保村民生产不受影响、便利依旧。此外,突击队还创新普法形式,通过播放视频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实现了执法、普法、警示三大环节的有机衔接与闭环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G22线山根底1号大桥位于城乡接合部,特殊的区位让桥下成了杂物“收容所”,秸秆乱堆得像团乱麻,火灾隐患巨大。治理需从源头抓起,队员们逐户走访“亲戚”,将《公路法》等相关法律编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向群众进行宣传。又协调村委会在闲置场地搭起临时储物点,给村民的杂物安了个“新家”。经过两天时间的集中整治和普法宣传教育,桥下空间恢复了整洁,周边群众爱路护路、保护桥梁的安全意识也显著提升,后续回访中未再出现违规堆放现象。
“刚开始把秸秆堆在桥下,总觉得离公路远着哩,哪想到能给桥梁安全添这么大麻烦。”山根底1号大桥附近村民范二财望着清理干净的桥下空间,脸上带着些许不好意思,“突击队不光帮咱搬家,还拿事故案例让我们明白利害关系,我现在真正明白‘桥下堆物就是埋隐患’的道理了。”
“以前清理时总有人说‘你们前脚清,后脚还会堆’。”突击队员老涂笑道:“现在把储物点定在村委会后院,又用案例给大伙敲响警钟,就是要让桥下空间不能乱堆乱放的意识在大伙儿脑子生根发芽。”
今年以来,大队党员、团员联合突击队累计开展集中整治行动6次,清除清理各类桥下空间“顽疾”12处,重点桥梁下的“脏乱差”问题反弹的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
“以党建为引领形成‘红色合力’,将党员、团员的先锋作用与业务攻坚深度融合,以信仰和人员力量优势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成为‘主心骨和生力军’。在具体工作中,既用法规底线划清安全红线,又通过协调储物点、上门普法等举措化解矛盾,实现‘执法+服务+教育’的闭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该大队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治理’的理念,持续探索桥下空间治理的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持续发挥突击队优势,以更专业的素养、更务实的作风铸牢红色战斗堡垒,朝着总队‘崇法、为民、强路、兴陇’的路政工作核心目标不断扎实迈进。”(作者 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