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这两天,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们,围绕这些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黄河:“科研成果屡屡突破、捷报频传,极大提振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让中国人的腰杆更直了。这些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高瞻远瞩,得益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成都是西部地区的创新策源地,集聚了大量原创性的研发成果。建议加快成都都市圈建设,推进四川打造国家战略腹地重点支撑区和重要战略备份核心承载区。分类支持大城市开展源头创新,中小城市做好成果转化、就地产业化等协同配套,推动眉山打造西部中试转化基地。”

全国人大代表林枫:“报告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等方面做了全面部署,作为科技界代表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装备产品全寿命周期发展,构建了高效数字协同驱动的研发、生产、装备供货及全寿命一体化保障服务的全产业链的船舶动力及高端能源装备产业体系,打造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校企合作优势充分发挥,有力推动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全国人大代表李政:“对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做出了具体部署,作为科技工作者,我倍感振奋、信心倍增。当前,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领域,日益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作为机器人产业领域的研发人员,我有几点建议,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出台专项政策扶持,助力产业链自主可控;完善产业链生态体系,拓展市场应用场景。”

全国人大代表金力:“面对创新大潮,世界之变,我们亟需培养大批喜欢从根子上思考解决问题的年轻人才,并把许多喜欢原创的、聪明的"臭皮匠"聚合在一起,通过有组织创新发挥出“诸葛亮”的作用,把教育大国优势迅速转化为创新强国优势。因此,学校建设基础研究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提升创新能力训练强度,构筑优良的创新生态。二是培养建构大视野的人。培养高潜能、多潜质的"干细胞式"人才,为迎接迅速变化的世界做最好的准备。我们的改革要赋予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以满足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

(来源:央视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