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居网络

首页 实时讯息

通道:快递送进村,幸福到侗乡

从“翻山越岭”取寄件到家门口实现“寄递自由”,11条线路、138个客货邮融合服务站覆盖通道全县村庄——

快递送进村,幸福到侗乡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黄欣然 通讯员 吴祥淼 杨新鸿

上午10时许,是通道侗族自治县农村客货邮共配中心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候。“三通一达”快递车,满载着即将发往乡村的包裹陆续驶来,包裹在这里分拣后,随即被装上客货邮专车和城东汽车站的公交车。

下午,6台专车和5台公交车启程,沿着蜿蜒山路,将包裹送到侗乡百姓家门口。

曾经,村民取寄件要“翻山越岭”;如今,足不出村便能收发快递。

8月初,记者跟随通道农村客货邮车辆,循着深入村庄的客货邮“经纬网”,探访一件快递的进村路。

通道农村客货邮共配中心,专车整装待发。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黄欣然 摄

曾经“翻山越岭”取包裹,有时还要再收费

每天傍晚5时许,公交司机高成树都会如约抵达独坡镇骆团村。这个距离县城近100公里的村庄,是通道最偏远的村落之一。

送走最后几名乘客,他熟练地打开驾驶位后方的快递柜,将装满的快递袋和大件包裹卸下,交给骆团村客货邮服务站站长吴言花。至此,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顺利交接。

“以前取快递很不方便。”说起以前快递不进村时的情形,吴言花一肚子苦水,“网购一时爽,取件跑断腿。网购本是图方便,结果还要‘翻山越岭’,坐摩托车或者班车到镇上,来回折腾一小时。自己没空时,还得掏六七元的‘跑腿费’‘辛苦费’,托人捎带。”

随着电商的发展,农村寄递物流需求激增。该县交通运输局统计,2024年全县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万件,但当时通道的快递服务网点以覆盖乡镇为主,并未形成规范化的村级站点,山高路远、物流不便一直困扰着村民。

陇城镇老寨村的“村播”覃兰艳,自2019年起便开始收集邻里乡亲种植的五指毛桃根、黄精等特产,通过网店、直播销售,坐拥百万粉丝。“以前得囤好几天的货,一次性拿到县城寄。”覃兰艳坦言,她的粉丝遍布全国,“他们就喜欢这乡间‘土味’,但粉丝总反映物流慢,我也束手无策。”

有的地方虽能在村口取寄件,但代价是“二次收费”。牙屯堡镇甲田村2组村民李培细告诉记者,经营小卖部或杂货铺的老乡,常将自家店铺作为快递代收寄点,集中到镇上取送快递,但每件包裹需额外收取0.5元至3元不等的手续费。

为破解乡村物流瓶颈,通道按照省里有关部署,于2024年11月正式启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创建工作。

牙屯堡镇甲田村客货邮服务站,群众在取件。邱承 摄(湖南图片库)

“坐”专车“搭”公交,11条客货邮线路通达152个村庄

探索农村客货邮融合,全国各地已有先例。如,岳阳汨罗市形成了以公交带运为主、货运专送为辅、邮车应急为补的“三车共线”运输体系;浙江宁海县首创“公交邮路”和“公交邮箱”,定制63辆全国首批客货邮公交车。

通道山路崎岖,能否复制其他地区的经验?

“我们决定交由市场主导。”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吴镇宏表示,受场地、资金等因素制约,由公交、邮政等单位牵头推进客货邮融合存在困难,因此采取公开招商,支持并引导民营企业承担重任。

最终,按市场评估和公平竞争原则,通道选定具有丰富农村电商经验的通道湘村电子商务公司(以下简称“湘村公司”)作为农村客货邮融合的实施主体。公司负责人贺定平介绍,其团队自2016年即在通道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截至2024年底,服务站点已覆盖全县60%的村庄。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湘村公司整合圆通、申通、中通、韵达、极兔5家快递公司,纳入客货邮运营体系统一配送;开通6条客货邮专线,以专车形式将包裹运抵11个乡镇及沿途大部分村庄。

“但是,像骆团、罗城这样的偏远村庄,离县城远、快递量少,专车派送来回至少5小时,一件快递才赚3毛钱,实在划不来!”贺定平坦言。

2024年,通道成功创建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客运车辆通达所有行政村。快递若能搭上公交顺风车,农村物流也能“村村通”。

与日益增长的寄递物流需求相反,农村客运班线客流量逐步下滑,运营车辆减少,客运站场也出现闲置。因此,当贺定平与通道盛通公交公司谈合作时,其经理刘熙培欣然应允——在保障乘客乘车需求和安全的前提下,开通5条客车捎带邮件包裹业务。

“这样既能盘活资源、提高公交运营效益,也实实在在为民服务。”刘熙培说。

如今,6条客货邮专线如同“主动脉”,5条公交辅线则如“毛细血管”,11条线路交织成网,通达通道全县152个村庄。

服务站取寄件免费,村口实现“寄递自由”

线路打通后,站点运营是关键。城里有快递驿站,那么农村客货邮融合后,村民去哪里取寄件?

“来我这里。”吴言花指着自己经营的杂货铺说道。小店位于骆团村的中心位置,旁边就是村民常来乘凉、歇息的鼓楼。

“出库成功,请取走!”前来取件的骆团村3组村民吴葵芳告诉记者,她常晚饭后散步至鼓楼,顺道取快递,“现在方便太多了,给孩子买的书桌、书柜这样的大件也能直接送到村口,还不用额外花钱。”

在村口享受到“寄递自由”的,不仅是网购生活用品的村民,更有像覃兰艳这样为家乡带货的主播。

7月以来,覃兰艳几乎每天开直播,有时一天两场,销售老乡家的腌酸野生小藠头。“现在村口客货邮服务站就能寄快递,每天都能出货,可以敞开直播!”覃兰艳感慨,顾客下单后,一天内就能寄出,再也不用担心出现积单的情况。

今年5月,湘村公司对农村原有的小卖部、党群服务中心以及闲置客运站等人员聚集、空间充足的场地进行改造升级,配齐货架、电脑、出库仪、摄像头及消防等设施设备,并对相关村民进行培训。所有站点设置统一标牌和制度牌,并明令禁止二次收费。

“除部分离集镇特别近的村庄与乡镇共用一个站点外,其余村落均实现独立布点。”贺定平介绍,目前通道已建有138个客货邮服务站,除纳入运营体系的5家快递公司外,邮政、顺丰、京东等快递品牌亦可共享站点。

当车轮碾过十八弯,快递进村、幸福到家,群山不再是阻碍。

■短评

想乡亲所想,解乡亲所难

黄欣然

这是一场想乡亲所想、解乡亲所难的创新实践。面对山高路远的天然阻碍,通道跳出“政府大包大揽”的惯性思维,以市场为主导激活资源,民营企业牵头整合快递力量,既破解了偏远地区配送难题,又盘活了闲置客运资源。11条线路、138个服务站深深扎根于侗乡山水间,有效打通了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更将幸福编织进山乡的日常。当一件件包裹抵达侗寨门口,百姓的笑脸,正是最温暖的回响。

来源:华声在线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康居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