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传来好消息,《郑州市常规公交专项规划(2022-2035年)》已获市政府批复(郑政函〔2025〕55号),目前正在公示阶段。
这份规划关乎郑州中心城区未来公共交通的发展走向,对市民的日常出行有着深远影响。
该规划确立了“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公交为基础”的发展定位,通过“存量优化、两网融合、智慧赋能”综合策略,致力于打造“融合、赋能、高效、创新”的公共交通体系,推动公共交通迈向高质量发展。

在公交线网系统构建方面,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快速公交设施将朝着轻量化方向发展,普线公交功能趋向短驳化、服务定制化。未来,郑州将构建起由快线公交、普线公交、接驳公交、特色公交组成的多元公交线网系统。这一系统的建成,将增强公交线网对空港新城、中原科技城、经开区扩区等新区的覆盖。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显示,西到荥阳市、上街区,东到中牟新区,南至龙湖街道,都被纳入其中。
对此,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彭俊杰分析指出,以往新区与主城区之间公交覆盖不足、出行不便的问题将得到有效改善,未来市民往返新区与主城区不再需要多次换乘或花费大量时间等待公交,能够更快更准时地抵达目的地。

枢纽场站的优化升级也是此次规划的一大亮点。按照“促融合、优布局、强复合”的思路,郑州市共规划常规公交场站182处。通过集约化、精细化理念的落实,未来轨道、公交、慢行等出行方式将实现无缝换乘。“这种多网融合的出行模式,将极大提升市民公共交通出行的体验感与吸引力。”彭俊杰说。
为保障公交运行效率,规划还构建了由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公交专用道组成的内中外三环公交走廊。同时,提出采用分时段专用、合乘车辆可用等多种措施提高公交专用道利用效率。此外,规划鼓励多元化特色公交创新发展,创新公交服务品类。
来源:顶端郑州